
USB接口算的上是近代科技中較為偉大的發明之一。其已經被大面積的應用在個人電腦與移動設備的數據傳輸中,是數據傳輸的中較為穩定且重要的媒介。本文將為大家講解一種基于USB接口的同步視頻輸出接口卡硬件結構與工作原理。
對于視頻傳輸這種大數據轉移的情況,因為需要在一定時間內處理大量的數據,所以很容易出現延遲或抖動失真等情況。因此在選擇視頻圖像傳輸的總線要求速度高,錯誤率低的特點。目前視頻圖像實時傳輸采用的總線主要有PCI、1394以及USB。三者比較而言,USB2.0高速傳輸協議,兼有快速、通用、可靠、省電、熱插拔等優點,比傳統基于PCI總線、1394總線的視頻輸出系統,特別是在需要利用筆記本電腦等便攜設備進行視頻輸出的場合,具有更強大的通用性和靈活性。
視頻輸出接口卡的硬件結構
視頻輸出接口卡的結構框圖如圖1所示,主要由內置MCU的USB接口芯片、圖像存儲SRAM、以及D/A圖像輸出三個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功能為:USB接口芯片和主機通信,將主機的視頻圖像數據按照一定時序通過USB電纜寫入SRAM保存;SRAM芯片負責數字視頻信號的存儲;D/A圖像輸出部分將數字視頻信號轉換成模擬視頻信號,按照PAL制式進行輸出顯示。
視頻圖像傳輸和存儲顯示
本系統視頻圖像數據是通過USB電纜傳輸,USB電纜包含4根電線:Vbus,D+,D-和GND。數據以480M高速信號在D+和D-信號線上差分傳輸,而收發器在USB接口控制芯片上,不需要外部電路。
USB接口部分是本系統最為重要的通信部分。USB接口控制芯片采用的是CYPRESS公司的EZ USB FX2系列CY7C68013芯片。它內部集成帶8KB片內RAM的增強型51系列MCU、16位并行地址總線、8/16數據總線、IIC總線、4KB FIFO存儲器以及通用可編程接口GPIF,串行接口引擎SIE和USB收發器,是USB2.0的完整的解決方案。
串行接口引擎智能SIE通過包排序、信號產生/檢測、CRC產生/校驗、NRZI數據編碼、位填充和包標識產生/解碼來處理USB通信協議,并保證傳輸到USB電纜上的數據字節以LSB開頭。它使MCU從繁瑣的USB協議中脫身,集中注意力放在控制數據的輸入和輸出。
FX2內部集成的高速MCU為增強型8051,功能較傳統的8051系列單片機強大,但在代碼的編寫上兼容,使用方便,且速度是標準8051的3~5倍,工作頻率可以軟件設置,最高可為48Mhz,還帶有兩個串口,三個計數/定時器,八級中斷,雙數據指針方便數據塊搬移。
外設接口有兩種接口方式:可編程接口GPIF和Slave FIFO。可編程邏輯接口GPIF是主控方式,可以由軟件設計讀寫控制波形,不通過MCU,就可以實現主動對任何8/16位接口的控制器、存儲器和總線進行數據的讀寫。而且讀寫的最高速度可以達到96MB/s,高于USB2.0的傳輸速度。Slave FIFO是從控方式,外部控制器(如DSP和單片機等)可以像對普通的FIFO一樣對FX2的多重緩沖讀寫,工作方式也可選擇同步或異步,工作時鐘可以選擇輸入和輸出。
靜態存儲器SRAM采用IDT公司雙口異步靜態RAM芯片IDT70v09,8位數據線,17根地址線,64M容量。視頻信號輸出轉換的芯片是DAC0800,將數字圖像信號轉換為模擬信號,依據PAL制輸出。PAL制視頻輸出標準為25幀/秒,一幀分奇偶兩場,20ms一場,其中場正程為17ms,逆程為3ms.系統中正是利用場同步信號作為同步標準,使USB設備的圖像傳輸和顯示一致。
工作原理
當USB設備第一次插入到USB接口時,FX2通過USB電纜自動枚舉,并下載固件程序和USB描述符表;接下來,FX2二次枚舉,根據下載的信息定義重新定義USB設備。這兩個步驟稱為再枚舉,設備插入時就立即執行而沒有提示。二次枚舉以后主機可以通過控制管道和USB設備通訊,完成USB設備的端點配置等初始化工作,完畢,開始查詢USB設備是否準備好。USB設備端MCU檢測外部中斷INT0(場信號跳變沿),若外部中斷INT0發生,則轉入外部中斷服務子程序,應答主機,說明USB設備已經準備好接受數據,主機查詢到此應答后,應用程序發一場圖像數據到FX2,單片機檢測到數據到達后,啟動GPIF,然后GPIF獨立于MCU將圖像數據導入SRAM,一場圖像傳輸完畢,結束GPIF,退出中斷服務子程序,直到下一輪中斷開始。D/A部分電路在場正程部分讀取SRAM圖像數據,并轉換為模擬信號輸出顯示,而在場逆程中禁止讀取SRAM。
通過本文的介紹,相信大家對于這款基于USB接口的同步視頻輸出設計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在接下來的文章中小編將繼續為大家介紹有關這款接口的相關設計,請大家繼續關注。
聲明: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電源網。本網站原創內容,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本網站轉載的內容(文章、圖片、視頻)等資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我們采用了您不宜公開的文章或圖片,未能及時和您確認,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請電郵聯系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處理措施;歡迎投稿,郵箱∶editor@netbroad.com。
微信關注 | ||
![]() |
技術專題 | 更多>> | |
![]() |
技術專題之EMC |
![]() |
技術專題之PC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