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汽車這種較為封閉的工作環境中,EMI是必須考慮的一種情況。在汽車應用中通常使用同步降壓轉換器電路來對EMI進行控制,采用此類應用會保證電源發生的干擾僅僅存在一條總線中從而不會影響其他設備。本文就將為大家介紹一種利用使用轉換速率來對EMI進行控制的方法。
圖1 同步降壓轉換器
圖1顯示了同步降壓轉換器的原理圖以及其開關節點波形。高側MOSFET的開關速度和高側/低側MOSFET與印刷電路板(PCB)雜散電感和電容都具有在開關節點波形達到峰值時振鈴的功能。而設計者不需要開關節點波形振鈴,因為它會增大低側MOSFET的電壓應力,并產生電磁干擾。
為了確定圖1中降壓轉換器的開關節點振鈴與其所產生電磁干擾之間的關系,按照國家無線電干擾特別委員會(CISPR)25 Class 5的規定進行了傳導放射測試。圖2顯示了測試的結果。測得的數據顯示:在30MHz-108MHz的頻率范圍內,降壓轉換器的傳導放射值比Class 5限制高出了15dBμV。
圖2 CISPR 25 Class 5, 30MHz-108MHz,降壓轉換器VIN = 12V, VOUT = 3.3V, IOUT= 5A
要降低電磁輻射,首先要降低開關節點的振鈴噪聲。有以下兩步:首先減緩MOSFET的接通和關閉時間,從而控制開關節點的上升和下降時間。在串聯電阻器(RHO與RLO)上加裝MOSFET的柵極引線即可實現該功能;參見圖3。第二步是在開關節點與接地之間加裝一個緩沖器(RSUB與CSUB)。緩沖器電路可以在轉換過渡期間抑制寄生電感和電容。
圖3 接通和關閉電路
通過以上的介紹,可以看到開關節點的振鈴噪聲對于汽車EMI的抑制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想要降低干擾,首先就要考慮如何降低開關節點的振鈴噪聲。本文中提供了一種方法的概述,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著與電路結合來進行理解,希望大家在看過本文后能夠有所收獲。
聲明: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電源網。本網站原創內容,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本網站轉載的內容(文章、圖片、視頻)等資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我們采用了您不宜公開的文章或圖片,未能及時和您確認,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請電郵聯系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處理措施;歡迎投稿,郵箱∶editor@netbroad.com。
微信關注 | ||
![]() |
技術專題 | 更多>> | |
![]() |
技術專題之EMC |
![]() |
技術專題之PC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