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LED電路中,CRI是一個較為重要的數值,其代表著這照明顯示的顯色指數,很多設計當中都會參考這一參數,但作為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數,其是有一定局限性的,本文將為大家介紹CRI的局限性,感興趣的朋友快來看一看吧。
CRI的局限性
CRI并不是一個完美的度量標準,事實上它僅僅反映了光源對一小段中等飽和度顏色的顯色性,而且光源的色點最好要靠近黑體輻射軌跡,并且光源的色溫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另外,CRI不是一個普遍適用的度量標準,盡管白熾燈的CRI值為理想的100,但是如果嘗試辨認出不同的深藍色,人們就會知道選用白熾燈是非常不理想的。因為,白熾燈的光譜中缺少藍色光譜。對于藍色,日光是更好的選擇,但是如果觀察深紅色,那么,同樣的偏藍色調的日光就可能不是最佳選擇。事實上,沒有哪個單一色溫的光源對整個光譜范圍內的顏色辨認都是理想的。人們需要嘗試制定一種計量標準,使顯色性能指標能在最普遍的領域內適用。
表1常用光源的色溫與CRI值
最近,新光源(尤其是LED)的引入使人們要更仔細地審視CRI定義中的要點。CRI這一計量標準不是為測量RGBLED組合光源投出的白光而設計,假如把CRI應用于LED,可能會引起誤導。例如,既然最終的CRI值是8個特殊顯色指數的算術平均值,那么即使它對其中的一個或兩個顏色的顯色性很差,CRI值還是會很高。
由于RGBLED缺少大量黃色光譜,因此,它們對黃色的顯色性很差,但仍可獲得一個不錯的CRI值。另外,由于8塊標準色樣的飽和度都相當低,CRI根本無法反映出光源對高飽和度顏色的顯色性。RGBLED光譜的波峰狹窄且波峰之間的間隔較大,這樣的光譜分布對波峰以外的飽和色的顯色性很差,但目前的CRI定義中沒有彌補這方面的不足。
眾所周知,RGBLED具有極大地節約能源的潛力,但是在顯色性方面的不足可能會抑制其市場接受度。所用LED的波長與帶寬的細微改變都可能會對這種組合型光源的顯色性產生顯著影響,因此,利用這些光源來開發燈具的研發人員需要一種有效的計量標準來評估產品的顯色性。看上去類似的RGB組合光源的LED燈具的CRI值的范圍可以從很差的40一直到非常不錯的80,不盡相同。即便有了這些數值,它們是否真的代表了光源顯色性的好壞,這需要進一步探討。
聲明: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電源網。本網站原創內容,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本網站轉載的內容(文章、圖片、視頻)等資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我們采用了您不宜公開的文章或圖片,未能及時和您確認,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請電郵聯系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處理措施;歡迎投稿,郵箱∶editor@netbroad.com。
微信關注 | ||
![]() |
技術專題 | 更多>> | |
![]() |
技術專題之EMC |
![]() |
技術專題之PC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