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如今的以太網適配器可提供智能卸載功能,如SR-IOV、RDMA、iSCSI、FCoE 或DPDK等,這些技術將I/O 處理工作卸載到適配器的同時繞過O/S 內核,因此可以加快I/O 處理速度并提高性能。比較之前以太網適配器大都這些任務交由軟件及CPU 完成,現今的以太網適配器更加智能。
智能I/O 適配器可以降低CPU 占用率
服務器的功能日益強大,可以支持更多虛擬機同時運行更多應用。
當前,70%-80%的CPU 占用率已經很常見。使用支持智能卸載功能的適配器,可以大大降低I/O 的CPU 占用率,為服務器管理員提供更多可供使用的CPU 資源,并提高每服務器的VM 密度。
X86處理器中Spectre和Meltdown的邊信道漏洞要求安裝CPU廠商提供的內核補丁。這些補丁會大幅降低CPU 性能。Red Hat測試報告指出,這些補丁可能會導致CPU性能下降19%或者更多。這將極大影響CPU的性能。
存儲卸載和SR-IOV、RDMA 及DPDK 等智能卸載都將繞過O/S內核,因此可以避免Spectre和Meltdown補丁帶來的性能影響。這意味著使用智能I/O適配器的智能卸載功能不會受到補丁的影響,從而提高I/O性能。
智能I/O 適配器的端口虛擬化功能可以降低管理成本和復雜性
在虛擬服務器環境中,智能I/O 適配器的端口虛擬化功能可以降低管理成本和復雜性,同時優化服務器性能。
Cavium光纖通道HBA 部署了N-port ID Virtualization(NPIV),因此在系統管理程序中可以將一個光纖通道端口虛擬為多臺光纖通道適配器進行使用。
CaviumFastLinQ 以太網適配器則使用網絡分區(NPAR)來為以太網連接提供類似的功能,最多可以向主機O/S 提供8 條獨立的連接,使得一個雙端口適配器在操作系統中可以虛擬為16 個NIC,同時為每條虛擬連接設置專門的帶寬和優先級,從而保證每條連接的服務質量。
端口虛擬化功能可以減少連接到服務器的電纜和連接數量
1)連接存儲時,可以用1條32Gb光纖通道連接來取代4條8Gb光纖通道連接。
2)連接以太網時,可以用1條10GbE連接來輕松取代8條1GbE連接,或者用1條25GbE連接取代2條10GbE連接,并留出20%的額外帶寬。
Cavium提供了廣泛的智能以太網和光纖通道適配器產品及解決方案,不僅支持本文中提到的應用特性,還可以滿足服務器各種實際應用場景中的復雜要求。
聲明: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電源網。本網站原創內容,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本網站轉載的內容(文章、圖片、視頻)等資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我們采用了您不宜公開的文章或圖片,未能及時和您確認,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請電郵聯系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處理措施;歡迎投稿,郵箱∶editor@netbroad.com。
微信關注 | ||
![]() |
技術專題 | 更多>> | |
![]() |
技術專題之EMC |
![]() |
技術專題之PC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