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美貿易戰一直被大家推到風口浪尖,從華為被禁再到多家巨頭聯手打壓華為,其中,在美國政府把華為公司列入“實體名單”后,谷歌Alphabet宣布暫停與華為的業務,撤銷了華為的安卓許可,華為將不再能夠使用包含谷歌移動服務的安卓版本。
但華為釋放了一系統應對動作包括將備胎鴻蒙操作系統轉正,并表示最早在今秋,最晚在明年春季推出,此外,華為在海外注冊的操作系統商標ARK OS(方舟)也已經亮相。
日前,外媒有消息稱,在安卓Q的名單上,此前被移除的華為Mate 20 Pro已經重新回歸。有網友發現,華為Mate 20 Pro重新在谷歌手機操作系統Android Q測試頁面上出現。CNBC消息也指出,谷歌將撤銷之前與華為中斷合作的決定。谷歌也表示,會盡最大的努力挽回與華為之間的關系。
雖然之前三星、微軟、亞馬遜都推出過自己的操作系統,但都沒有影響到Android的地位與市場份額。然而,華為的情況與以往存在差異,華為在操作系統層面的研發已經有7年之后,此外不同于國外微軟三星等廠商,華為有一個龐大的國內市場作為依附,而國內擁有一個完整的巨大的自給自足的軟件生態,在遭遇斷供制裁的情況下,華為獲得了更多的同期與支持,它具備更好的用戶的向心力。
對于操作系統來說,它的生態壯大的首要條件是要有龐大的用戶量與龐大的可以依附的主陣地,這點國內并不缺。
本質上,如果將一個操作系統比作一座城市的話,這座城市的繁榮興衰取決于其城市內有沒有足夠強大的支柱產業與足夠人性化、足夠開放的政策。只有擁有足夠多、足夠龐大的產業,才能支撐一個城市的活力,確保經濟的穩定性與就業市場的穩定性,因此,強大的產業與開放的政策是吸引外界投資與人口流入的關鍵。
谷歌斷供華為的本質,相當于破壞了這座城市開放人性化的政策,讓外部投資者(開發者、手機廠商)對在該城市的開放政策是否能做到自由、公正開始有了懷疑。其二,破壞了該城市的支柱產業(頭部手機廠商),導致一部分被該產業吸聚的人口開始流出。
說到底,Android生態的穩定性與強大與否的關鍵在于,其陣營內的手機廠商是否在實力層面能否與iOS抗衡,如果要與蘋果形成勢均力敵之勢,它需要強大的頭部廠商來支撐Android生態的用戶總量與整體營收的繁榮。Android陣營的繁榮依賴支柱產業——頭部廠商(華米OV、三星)的繁榮。
而華為當前的增長勢頭猛,根據Gartner的數據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對終端用戶的銷量為3.73億部,下降2.7%。但是在智能手機市場整體呈現下滑頹勢的市場環境下,華為還在逆勢增長,盡管三星智能手機銷量下降8.8%,但三星繼續排名全球智能手機銷量榜首,占據19.2%的市場份額。華為智能手機銷量為5840萬部,同比增長最快,幅度達到44.5%,市場份額超越蘋果,達15.7%,居全球第二位。
一方面,假設華為的智能手機無法使用谷歌的應用程序和服務,華為的國際智能手機業務將受到嚴重影響,但同樣,華為手機在海外市場的增長,客觀上帶動了谷歌全家桶的裝機量,對于谷歌來說,它的營收主要依賴廣告,而廣告的份額也極度依賴谷歌全家桶的裝機量的普及與覆蓋程度,這也將削弱谷歌在全球的廣告覆蓋以及觸達率。
而谷歌當前的廣告營收上面臨著很大的壓力,尤其是競爭對手Facebook與亞馬遜在不斷蠶食它的廣告市場份額,Alphabet 89% 的營收都來自 Google 廣告,Facebook 幾乎全部收入都來自廣告,高達 96.9%。 Alphabet的最新季度業績顯示,谷歌的廣告業務出現了顯著的(也是令人驚訝的)放緩,影響了股價表現。
此前數據顯示,亞馬遜的廣告收入將以每年50%以上的速度增長,根據亞馬遜公布的數據,在今年三月底之前的12個月時間里,該公司包含網絡廣告營收的“其他收入”一共高達108億美元,同比增長了86%。
谷歌要保要保住它的股價不受波動,就必須確保在廣告業務營收上的穩定性。而移動端的廣告在Google的廣告業務中占比早在2016年就超過了50%,這也是 Android已經運轉的相當成熟的商業模式,如果剔除掉華為的市場份額,谷歌的地圖、搜索、應用商店等軟件的用戶裝機量也因此將下滑,繼而影響谷歌的廣告營收與市場份額,繼而波及它的股價,這是谷歌不愿看到的。
況且,華為開發自有操作系統,意味著谷歌在移動端廣告市場波動之外,Android也多了一個競爭對手。
其實業內均知操作系統生態的難度大,但是印度有成功案例——即印度首富Mukesh Ambani通過進軍電信行業,首先是依賴提供免費的4G網絡服務圈了1個多億的用戶,然后再基于手機操作系統KaiOS做低價手機Jio Phone,基于硬件做硬件性價比的軟件服務生態,與此同時,拉動Facebook、谷歌、Twitter等巨頭進入系統生態,畢竟用戶量擺在那兒,這些巨頭沒有理由不拿下這部分用戶。因此Jio Phone也形成從網絡—手機硬件——操作系統——軟件生態的一體化的上下游布局,KaiOS目前已經成為第三大操作系統。
華為在海外市場的主陣地在歐洲,如果未來從5G網絡服務入手,可能與印度這家廠商是同樣的操作思路,因為華為具備5G優勢,華為通信業務在歐洲市場的布局由來已久,5G也正在打開局面,它可以從5G網絡服務入手圈占用戶,況且華為的用戶量大,它可以基于自家手機先布局操作系統與自有軟件生態,用戶量大就能吸引其他軟件大廠開發應用,它可以拉攏一些互聯網巨頭產品替代谷歌應用,雖然說這其中的難度非常大,但它的冷啟動過程要比微軟與三星等手機廠商的難度要低一些。
而對于歐洲來說,它們也會意識到,如果歐洲未來某天被拒絕訪問谷歌服務,它們會更危險,因此它們也有意愿去推廣本土移動服務產品與尋找替代方案。也就是說,雖然成功與否難以確定,但對于谷歌來說,在全球范圍內采用谷歌服務的人數將減少,這是一件非常頭疼與麻煩的事兒。
因此,谷歌需要華為,一方面,Android未來的優化也需要與華為這種大廠一同開發推動,比如我們看到現在安卓原生系統采用了華為的全新EROFS文件系統,華為三星等大廠對Android的優化推動功不可沒。另一方面,谷歌基于物聯網的新系統Fuchsia也需要依賴手機大廠的配合與信任,來推動它的生態壯大與體驗優化。
因為華為的這套系統將全線打通手機、電腦、平板、電視、汽車和智能穿戴等智能電子設備,將所有功能統一集成為一個操作系統,而這套系統將能兼容所有的 Android 應用和 Web應用,它的模式其實與谷歌接下來要推廣的替代Android的新系統Fuchsia類似。
可以說谷歌當前處于一種頗為焦慮的境況,華為Mate 20 Pro重回谷歌Android Q名單中,意味著谷歌需要與華為和解來避免華為可能建立起生態系統,打破Android一家獨大的局面。不過這背后也有博弈以及禁令逐漸放寬的因素在,但總的來說,谷歌的想法或許是,與其與猛虎搏斗,不如把猛虎關進籠子。
聲明: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電源網。本網站原創內容,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本網站轉載的內容(文章、圖片、視頻)等資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我們采用了您不宜公開的文章或圖片,未能及時和您確認,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請電郵聯系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處理措施;歡迎投稿,郵箱∶editor@netbroad.com。
震驚!一個激光筆就能破解智能音箱?怎么回事? | 19-11-07 09:40 |
---|---|
任正非:谷歌也愿意跟華為合作,就看美國政府是否批準 | 19-10-21 09:39 |
怎樣快速將物聯網應用到谷歌? | 19-10-18 11:16 |
英飛凌雷達技術助力谷歌Pixel 4智能手機實現手勢控制 | 19-10-16 16:21 |
谷歌之Android 11正式發布日程 | 19-10-12 11:50 |
微信關注 | ||
![]() |
技術專題 | 更多>> | |
![]() |
技術專題之EMC |
![]() |
技術專題之PC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