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工信部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 年)》(征求意見稿)并公開征求意見,標志著新能源汽車 2021-2035 年規劃的落地將進一步提速。
意見稿中提出要堅持整車與零部件創新并重,加強關鍵共性技術供給,推動電動化與網聯化、智能化技術并行融合發展,持續提升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能力。
一、只認可三大技術方向
在發展新能源汽車的過程中,汽車廠商最怕的是政府規定的技術路線出現變化,此次出臺的意見稿則給這些企業吃了定心丸。
在未來 15 年的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中,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燃料電池汽車成為國家認可的三大技術方向。
意見稿重點明晰了未來 15 年的產業發展路線,即以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為“三縱”,布局整車技術創新鏈;以動力電池與管理系統、驅動電子與電力電子、網聯化與智能化技術為“三橫”,構建關鍵零部件技術供應體系,進而形成“三縱三橫”的研發布局。
此次發布的意見稿同樣明確支持氫燃料電池車的發展,提出了要重點提高氫燃料制儲運經濟性,加快推動充換電、加氫、信息通信與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
受此消息影響,12 月 3 日燃料電池板塊集體攀升,凱龍股份、京城股份雙雙漲停,雄韜股份、全柴動力、中材科技、德威新材、中鋼天源等股票紛紛走強。
二、調整 2025 年銷量目標
不過,與此前流傳的版本相比,此次發布的正式意見稿在未來發展目標上有較大調整。
這份意見稿提出,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占比達到 25%左右,智能網聯汽車新車銷量占比達到 30%,高度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據媒體披露,此前的目標是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占當年汽車總銷量的 20%,也就是說,這份意見稿提高了 5%。
意見稿還降低了對純電動乘用車平均電耗水平的要求,提出到 2025 年,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 12 千瓦時/百公里,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乘用車新車平均油耗降至 2 升/百公里。此前的目標是到 2025 年,新能源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 11 千瓦時/百公里。
正式意見稿還刪減了此前關于 2030 年的發展目標,即到 2030 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占當年汽車總銷量的 40%,有條件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銷量占比 70%。
《征求意見稿》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規劃,為我國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目標、并有相應的措施,對于我國實現汽車強國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我國現階段應用實施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 年)》是由工信部于 2012 年 6 月印發,主要目標指出,重點推進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化,推廣普及非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節能內燃機汽車,提升我國汽車產業整體技術水平。
根據 2020 年到期的規劃,到 2020 年,我國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生產能力達 200 萬輛、累計產銷量超過 500 萬輛,燃料電池汽車、車用氫能源產業與國際同步發展。
對比全新 2020 年到期的規劃,《征求意見稿》不再具體要求新能源汽車產銷數量,而是轉成追求市場規模。此外,《征求意見稿》更加注重核心技術攻關,對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也提出更高要求。
聲明: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電源網。本網站原創內容,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本網站轉載的內容(文章、圖片、視頻)等資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我們采用了您不宜公開的文章或圖片,未能及時和您確認,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請電郵聯系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處理措施;歡迎投稿,郵箱∶editor@netbroad.com。
用于電動汽車供電網絡(PDN)的高壓母線轉換器 48 V電源模塊 | 25-07-03 16:18 |
---|---|
恩智浦推出全新電芯控制系列IC,賦能電芯解決方案 | 25-07-03 14:32 |
英飛凌推出用于電動汽車的新一代高功率節能型 IGBT 和 RC-IGBT 芯片 | 25-06-18 15:27 |
英飛凌攜手偉世通合作開發面向新一代電動汽車的先進功率轉換系統 | 25-05-23 16:37 |
為下一代800V電動汽車牽引逆變器平臺帶來更長續航與長期的卓越性能 | 25-05-07 11:28 |
微信關注 | ||
![]() |
技術專題 | 更多>> | |
![]() |
技術專題之EMC |
![]() |
技術專題之PC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