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大考下,眾多智慧城市的技術應用在戰疫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在政策、社會、技術和實踐背景等四維利好的推動下,中國智慧城市建設蓬勃發展。根據IDC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支出規模將達到1800億人民幣(259億美元),較2019年同比增長12.7%,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為僅次于美國的支出第二大的國家。智慧城市已經從人們熱議的概念轉變為推動經濟增長和治理體系現代化的戰略抓手。
后疫情時代,如何借助物聯網、人工智能、5G等技術,補足智慧城市建設中基礎設施薄弱、“數據孤島”等現實短板,是未來智慧城市建設者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智能基礎設施投入包括:對高效連接的投資,以及對捕捉、分析和利用交通、公用事業及通信等數據的投資。目前,我們所處的城市正在轉變為以數據和連接為基礎的“智能化”大都市。
如果沒有物聯網(IoT)的飛速發展,這種貫穿基礎設施和服務的必要連接是不可能實現的。正是智能系統架構中的連接器和調節器起到了監控和管理設備輸出的作用。因此,物聯網設備的設計和制造是智慧城市發展的基礎。但是在城市轉型浪潮中,物聯網安全元件的重要性卻經常被忽視,導致針對智慧城市的網絡攻擊數量急劇增加。過去幾年,頻發的網絡安全事件造成了數十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網絡安全指的是軟件及其系統中數據的整體安全,已經成為政府、企業和監管機構關注的重點。他們不斷加大投入,增強對主要數據中心的安全建設,確保它們免受黑客攻擊。而另一方面,物聯網網絡安全防護卻還未引起足夠的重視。
F5安全研究院發布的一篇文章中指出,絕大多數的物聯網設備缺乏標準家用計算機系統的基本安全功能。而且黑客已經在終端用戶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從物聯網設備中竊取信息或劫持物聯網設備。獨立安全評估公司(Independent Security Evaluators)發布的報告顯示,自2013年以來,物聯網設備中的安全漏洞翻了一番,也就不足為奇了。
像大多數技術一樣,新物聯網設備的開發也需要經過構思、設計、原型創建、生產和最終部署等流程。這種漫長的開發流程在不同階段需要不同制造商的參與,每個階段對于打造最終產品的而言不可或缺,然而不同制造商之間卻缺乏直接溝通。這種分散的制造流程和眾多非相關方的參與,導致最終產品存在安全漏洞,也使得產品在捕捉并分析用戶數據時存在泄露的風險。
為了解決這些安全漏洞,制造商必須考慮創建一條信任鏈?6?7?6?7,提供從設備到云端、覆蓋設備整個生命周期的端到端的安全解決方案。然而,如何在信任鏈中集成和實現系統安全是一個挑戰。這也是為什么安富利建議廠商與能夠提供專業技術知識、業務網絡及資源的合作伙伴配合,以減少物聯網設備的設計和部署所帶來的安全隱患。這個合作伙伴需要熟悉整個制造流程,不僅可以減少開發過程中存在的安全漏洞,還能夠彌補制造商在產品設計開發階段所遺留下來的安全漏洞。作為可靠的合作伙伴,安富利可以為制造商提供“一站式服務”,幫助他們專注于產品開發,同時還能保證產品的安全性。
整個過程的集中可控可見性,也是銀行和金融機構在產品創新和開發初期發現潛在隱患并積極解決安全漏洞的方法。
智慧城市的技術完整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保護公民信息安全的可靠性。因此進行物聯網設備的開發時,必須采用與金融系統同等的標準來建設物聯網安全系統。
聲明: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電源網。本網站原創內容,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本網站轉載的內容(文章、圖片、視頻)等資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我們采用了您不宜公開的文章或圖片,未能及時和您確認,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請電郵聯系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處理措施;歡迎投稿,郵箱∶editor@netbroad.com。
安富利:供應鏈強則企業強 | 25-03-12 17:38 |
---|---|
貿澤推出針對基礎設施和智慧城市的工程技術資源中心 | 24-10-30 15:10 |
第二屆安富利汽車生態圈峰會啟幕,聚焦汽車電子技術發展新趨勢 | 24-08-28 16:37 |
以AI之力革新可穿戴設備,為生命護航 | 24-08-21 17:16 |
恩智浦的電力與能源策略 | 24-08-20 14:22 |
微信關注 | ||
![]() |
技術專題 | 更多>> | |
![]() |
技術專題之EMC |
![]() |
技術專題之PC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