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國家智能傳感器創新中心(簡稱“創新中心”)建設的國內首條12英寸先進傳感器中試線成功通線。該中試線以國產設備為主,具備晶圓鍵合、晶圓減薄、干濕法刻蝕、物理和化學氣相沉積、原子層沉積、化學機械研磨、濕法清洗、自動化量測等先進傳感器和晶圓級3D集成技術的核心工藝能力,同時為國產裝備提供驗證平臺,加速先進傳感器產業鏈國產化,實現自主可控。
面向新興技術發展和市場應用需求,創新中心將在12英寸中試線持續開發新材料、新工藝、新器件和新集成等關鍵共性技術,重點突破光學、聲學、力學、生物等先進傳感器的核心工藝,并推動相關產品及應用的產業化。
12英寸中試線位于上海智能傳感器產業園內,產業園以智能傳感器為核心,以創新平臺和龍頭企業為支撐,伴有精準的政策助力,發展傳感器特色工藝,積極培育和引進領先的智能傳感器產業鏈領軍企業,促進產業集聚和協同發展,力爭將上海嘉定打造成國內傳感器領域產業高地。
國家智能傳感器創新中心致力于先進傳感器技術創新,以關鍵共性技術的研發和中試為目標,聯合中國傳感器與物聯網產業聯盟1000+ 家產業鏈各領域的代表企業開展共性技術研發,形成“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加速我國先進傳感器及其相關應用的核心技術發展,推動智能傳感、物聯網、人工智能的生態體系建設。
資料顯示,國家智能傳感器創新中心,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指導下,于2018年6月成立,致力于先進傳感器技術創新,以關鍵共性技術的研發和中試為目標,聯合傳感器上下游及產業鏈龍頭企業開展共性技術研發,專注傳感器設計集成技術、先進制造及封測工藝,布局傳感器新材料、新工藝、新器件和物聯網應用方案等領域,形成“產 學 研 用”協同創新機制,打造世界級智能傳感器創新中心。依托中國傳感器與物聯網產業聯盟已有近1000家產業鏈各領域的代表企業,發揮產學研資源優勢,加速我國物聯網核心技術的發展,推動智能傳感、大數據、人工智能的生態體系建設。
聲明: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電源網。本網站原創內容,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本網站轉載的內容(文章、圖片、視頻)等資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我們采用了您不宜公開的文章或圖片,未能及時和您確認,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請電郵聯系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處理措施;歡迎投稿,郵箱∶editor@netbroad.com。
使用封裝內霍爾效應電流傳感器的太陽能應用場景概要 | 25-08-04 15:09 |
---|---|
實現自我溝通和與世界溝通的新方式 | 25-07-22 17:36 |
無人機核心系統解析:自主導航與感知系統 | 25-07-21 13:29 |
線控技術重構汽車電子架構,電感式位置傳感器成就標桿應用 | 25-07-08 16:06 |
適用于高速應用的先進全局快門圖像傳感器 | 25-07-02 16:05 |
微信關注 | ||
![]() |
技術專題 | 更多>> | |
![]() |
技術專題之EMC |
![]() |
技術專題之PC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