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氫能以其獨特的優勢,燃燒熱值高,能量密度高,重量輕,導熱性好,被市場廣泛關注。同時,氫能獲取的方式也可以很清潔,通過電解水即可實現,但由于技術難度和成本問題,電解水產生的氫能僅占市場的1%。因此,如果氫能被更好地開發利用,對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4月10日,中國首條“西氫東送”輸氫管道示范工程被納入《石油天然氣“全國一張網”建設實施方案》,標志著中國氫氣長距離輸送管道進入新發展階段。這項工程起于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終點位于北京市的燕山石化,總長度超過400公里。4月16日,中國石油發布消息,用現有天然氣管道長距離輸送氫氣的技術獲得了突破。這為我國今后實現大規模、低成本的遠距離氫能運輸提供了技術支撐。
氫能產業發展潛力巨大
氫能作為一種清潔、高效、可再生的能源,具有廣闊的市場潛力和政策支持。氫能可應用于多個領域,包括能源存儲、交通運輸、工業生產等。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報告,截至2020年底,全球至少有18個國家和地區發布了氫能產業發展規劃,并投資了超過70億美元用于氫能研發和示范項目。據IEA的數據顯示,到2030年,氫能應用于交通運輸和工業生產領域的潛在需求將分別達到5800億美元和4800億美元。2050年全球氫能源需求將增至目前的10倍,同時2050年全球氫能產業鏈產值將超過2.5萬億美元。
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的《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中明確了氫的能源屬性,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組成部分,充分發揮氫能清潔低碳特點,推動交通、工業等用能終端和高耗能、高排放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同時,明確氫能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方向,是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打造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增長點。由于國內在燃氫燃氣輪機方面幾乎空白,因此只能通過燃料電池這一技術手段實現氫發電。如今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成本已經大幅降低,預計到2025年,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成本將下降至與傳統燃油車相當的水平。而隨著氫能技術的不斷成熟和進步,氫能將在成本、效率和可靠性方面得到進一步提升,有望成為能源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
氫氣的運輸和儲存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氫能的開發利用需要完善的供應鏈,而氫氣的運輸和儲存一直是制約氫能產業發展的重要問題。
關于氫氣的運輸的問題,傳統的氫氣運輸方式包括壓縮、液化和固態吸附等方法,但它們都存在著瓶頸。例如,壓縮式儲氫系統體積大、重量重、安全風險大,液氫儲存設備需要極低的溫度,固態吸附法儲氫具有吸附容量小、反應速度慢等問題。
關于氫能儲存的問題,氫儲能目前存在的問題是效率較低、造價高、技術尚不成熟。目前我國氫能超過80%應用于化工領域,氫儲能技術是未來氫能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向。
氫能源在儲能方面的優勢是1.能源轉換消耗極小,鋰電池只是電的儲存器,電力在通過發電、運輸、儲存后再充電等多次折騰,其消耗非常巨大。而氫電池則是一個小型發電站,把氛氣直接轉成電力,能源利用率極高;2.加氫的速度遠比充電的速度快,更符合續航長久、高效運輸需求;3.對環境無污染,基本實現碳的零排放。而劣勢是氫能源價格昂貴。氫能源貴主要是以下幾方面的原因:1.制作工藝的流程復雜;2.氫汽車的生產成本高,氫燃料電池需要以鉑金作為催化劑,成本較高,每輛氫燃料電池汽車需要使用26g鉑金,按照市場目前每克300元計算,一輛氫汽車的催化劑就要8000元人民幣,所以氫能源車的造價要比鋰電池車高出許多;3.建站費用昂貴,數量較少,點位分散,運輸成本也較高。
聲明: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電源網。本網站原創內容,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本網站轉載的內容(文章、圖片、視頻)等資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我們采用了您不宜公開的文章或圖片,未能及時和您確認,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請電郵聯系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處理措施;歡迎投稿,郵箱∶editor@netbroad.com。
ITECH攜創新燃料電池測試方案亮相中國氫能展,助力氫能技術發展 | 25-03-20 17:26 |
---|---|
Feintool贏得中國著名燃料電池制造商的重要訂單 | 23-08-31 09:14 |
微信關注 | ||
![]() |
技術專題 | 更多>> | |
![]() |
技術專題之EMC |
![]() |
技術專題之PC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