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流管RC吸收回路的設計
看到很多人都在問吸收回路的設計,雖然有的資料上介紹了一些計算方法,但由于分布參數的影響,這些公式幾乎沒有實際意義,只是增加了某些專家,學者的論文數量.實際上大部分的RC參數是靠實驗來調整的,但RC的組合理論上有無窮多,怎么來初選這個值是很關鍵的,下面來介紹一些實用的理論和方法.(下回分解)
全部回復(61)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其實在以前一個帖子里有說過.
先不加RC,用電容比較低的電壓探頭測出原始的震蕩頻率.此震蕩是有LC 形成的,L主要是變壓器次級漏感和布線的電感和輸出電容ESL, C主要是二極管節電容和變壓器次級的雜散電容,有時候雜散電容的容量會超過二極管節電容,在一些論文中一般認為節電容是主要的,按此做計算,所以結果不正確.
測出原始震蕩頻率后,就可以知道要加的電阻了.因為要阻尼震蕩,只要R=2pifL=1/(2pifC)特征阻抗就可以了.要知道L或C,我們上面已經說了,由于雜散參數的影響,查手冊是不準確的,可以用實驗的方法,試著在二極管上面加電容,直到震蕩頻率變為原來的1/2.則原來震蕩的C值為所加電容的1/3,可以算出R值了,把R加到所加C上,震蕩就可以大大衰減(根據原來的震蕩頻率,也可以算出震蕩的L值).這時適當調整C值的大小,直到震蕩基本被抑制,當然如果C值加的很大,會影響效率.此時需要調整變壓器結構.
先不加RC,用電容比較低的電壓探頭測出原始的震蕩頻率.此震蕩是有LC 形成的,L主要是變壓器次級漏感和布線的電感和輸出電容ESL, C主要是二極管節電容和變壓器次級的雜散電容,有時候雜散電容的容量會超過二極管節電容,在一些論文中一般認為節電容是主要的,按此做計算,所以結果不正確.
測出原始震蕩頻率后,就可以知道要加的電阻了.因為要阻尼震蕩,只要R=2pifL=1/(2pifC)特征阻抗就可以了.要知道L或C,我們上面已經說了,由于雜散參數的影響,查手冊是不準確的,可以用實驗的方法,試著在二極管上面加電容,直到震蕩頻率變為原來的1/2.則原來震蕩的C值為所加電容的1/3,可以算出R值了,把R加到所加C上,震蕩就可以大大衰減(根據原來的震蕩頻率,也可以算出震蕩的L值).這時適當調整C值的大小,直到震蕩基本被抑制,當然如果C值加的很大,會影響效率.此時需要調整變壓器結構.
0
回復
@cmg
其實在以前一個帖子里有說過. 先不加RC,用電容比較低的電壓探頭測出原始的震蕩頻率.此震蕩是有LC形成的,L主要是變壓器次級漏感和布線的電感和輸出電容ESL,C主要是二極管節電容和變壓器次級的雜散電容,有時候雜散電容的容量會超過二極管節電容,在一些論文中一般認為節電容是主要的,按此做計算,所以結果不正確. 測出原始震蕩頻率后,就可以知道要加的電阻了.因為要阻尼震蕩,只要R=2pifL=1/(2pifC)特征阻抗就可以了.要知道L或C,我們上面已經說了,由于雜散參數的影響,查手冊是不準確的,可以用實驗的方法,試著在二極管上面加電容,直到震蕩頻率變為原來的1/2.則原來震蕩的C值為所加電容的1/3,可以算出R值了,把R加到所加C上,震蕩就可以大大衰減(根據原來的震蕩頻率,也可以算出震蕩的L值).這時適當調整C值的大小,直到震蕩基本被抑制,當然如果C值加的很大,會影響效率.此時需要調整變壓器結構.
我試過這種方法,問題是我加電容時與不加電容時,振蕩頻率沒很大變化,更不要說使振蕩周期是原來的三倍,有人試過這種方法嘛?是不是我操作上有什麼錯誤?
0
回復
@cmg
其實在以前一個帖子里有說過. 先不加RC,用電容比較低的電壓探頭測出原始的震蕩頻率.此震蕩是有LC形成的,L主要是變壓器次級漏感和布線的電感和輸出電容ESL,C主要是二極管節電容和變壓器次級的雜散電容,有時候雜散電容的容量會超過二極管節電容,在一些論文中一般認為節電容是主要的,按此做計算,所以結果不正確. 測出原始震蕩頻率后,就可以知道要加的電阻了.因為要阻尼震蕩,只要R=2pifL=1/(2pifC)特征阻抗就可以了.要知道L或C,我們上面已經說了,由于雜散參數的影響,查手冊是不準確的,可以用實驗的方法,試著在二極管上面加電容,直到震蕩頻率變為原來的1/2.則原來震蕩的C值為所加電容的1/3,可以算出R值了,把R加到所加C上,震蕩就可以大大衰減(根據原來的震蕩頻率,也可以算出震蕩的L值).這時適當調整C值的大小,直到震蕩基本被抑制,當然如果C值加的很大,會影響效率.此時需要調整變壓器結構.
老大,你公式里的pifc 都是些什么東東啊?
0
回復
@cmg
其實在以前一個帖子里有說過. 先不加RC,用電容比較低的電壓探頭測出原始的震蕩頻率.此震蕩是有LC形成的,L主要是變壓器次級漏感和布線的電感和輸出電容ESL,C主要是二極管節電容和變壓器次級的雜散電容,有時候雜散電容的容量會超過二極管節電容,在一些論文中一般認為節電容是主要的,按此做計算,所以結果不正確. 測出原始震蕩頻率后,就可以知道要加的電阻了.因為要阻尼震蕩,只要R=2pifL=1/(2pifC)特征阻抗就可以了.要知道L或C,我們上面已經說了,由于雜散參數的影響,查手冊是不準確的,可以用實驗的方法,試著在二極管上面加電容,直到震蕩頻率變為原來的1/2.則原來震蕩的C值為所加電容的1/3,可以算出R值了,把R加到所加C上,震蕩就可以大大衰減(根據原來的震蕩頻率,也可以算出震蕩的L值).這時適當調整C值的大小,直到震蕩基本被抑制,當然如果C值加的很大,會影響效率.此時需要調整變壓器結構.
能講講RC的工作原理嗎?
0
回復
@holy
是ΠfCf是頻率C是電容量
謝謝,看看這個圖,
500)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500; this.alt='這是一張縮略圖,點擊可放大。\n按住CTRL,滾動鼠標滾輪可自由縮放';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http://u.dianyuan.com/bbs/u/23/1099332457.gif');}"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0
回復
@cmg
其實在以前一個帖子里有說過. 先不加RC,用電容比較低的電壓探頭測出原始的震蕩頻率.此震蕩是有LC形成的,L主要是變壓器次級漏感和布線的電感和輸出電容ESL,C主要是二極管節電容和變壓器次級的雜散電容,有時候雜散電容的容量會超過二極管節電容,在一些論文中一般認為節電容是主要的,按此做計算,所以結果不正確. 測出原始震蕩頻率后,就可以知道要加的電阻了.因為要阻尼震蕩,只要R=2pifL=1/(2pifC)特征阻抗就可以了.要知道L或C,我們上面已經說了,由于雜散參數的影響,查手冊是不準確的,可以用實驗的方法,試著在二極管上面加電容,直到震蕩頻率變為原來的1/2.則原來震蕩的C值為所加電容的1/3,可以算出R值了,把R加到所加C上,震蕩就可以大大衰減(根據原來的震蕩頻率,也可以算出震蕩的L值).這時適當調整C值的大小,直到震蕩基本被抑制,當然如果C值加的很大,會影響效率.此時需要調整變壓器結構.
TEST
0
回復
@cmg
其實在以前一個帖子里有說過. 先不加RC,用電容比較低的電壓探頭測出原始的震蕩頻率.此震蕩是有LC形成的,L主要是變壓器次級漏感和布線的電感和輸出電容ESL,C主要是二極管節電容和變壓器次級的雜散電容,有時候雜散電容的容量會超過二極管節電容,在一些論文中一般認為節電容是主要的,按此做計算,所以結果不正確. 測出原始震蕩頻率后,就可以知道要加的電阻了.因為要阻尼震蕩,只要R=2pifL=1/(2pifC)特征阻抗就可以了.要知道L或C,我們上面已經說了,由于雜散參數的影響,查手冊是不準確的,可以用實驗的方法,試著在二極管上面加電容,直到震蕩頻率變為原來的1/2.則原來震蕩的C值為所加電容的1/3,可以算出R值了,把R加到所加C上,震蕩就可以大大衰減(根據原來的震蕩頻率,也可以算出震蕩的L值).這時適當調整C值的大小,直到震蕩基本被抑制,當然如果C值加的很大,會影響效率.此時需要調整變壓器結構.
感謝樓主,明白了
0
回復
@cmg
其實在以前一個帖子里有說過. 先不加RC,用電容比較低的電壓探頭測出原始的震蕩頻率.此震蕩是有LC形成的,L主要是變壓器次級漏感和布線的電感和輸出電容ESL,C主要是二極管節電容和變壓器次級的雜散電容,有時候雜散電容的容量會超過二極管節電容,在一些論文中一般認為節電容是主要的,按此做計算,所以結果不正確. 測出原始震蕩頻率后,就可以知道要加的電阻了.因為要阻尼震蕩,只要R=2pifL=1/(2pifC)特征阻抗就可以了.要知道L或C,我們上面已經說了,由于雜散參數的影響,查手冊是不準確的,可以用實驗的方法,試著在二極管上面加電容,直到震蕩頻率變為原來的1/2.則原來震蕩的C值為所加電容的1/3,可以算出R值了,把R加到所加C上,震蕩就可以大大衰減(根據原來的震蕩頻率,也可以算出震蕩的L值).這時適當調整C值的大小,直到震蕩基本被抑制,當然如果C值加的很大,會影響效率.此時需要調整變壓器結構.
是用示波器的的探頭夾在二極管的兩端,讀出來的頻率就是原始的震蕩頻率嗎,要加多大的電容才合適,開關管的吸收也是這樣算嗎
0
回復
@cmg
其實在以前一個帖子里有說過. 先不加RC,用電容比較低的電壓探頭測出原始的震蕩頻率.此震蕩是有LC形成的,L主要是變壓器次級漏感和布線的電感和輸出電容ESL,C主要是二極管節電容和變壓器次級的雜散電容,有時候雜散電容的容量會超過二極管節電容,在一些論文中一般認為節電容是主要的,按此做計算,所以結果不正確. 測出原始震蕩頻率后,就可以知道要加的電阻了.因為要阻尼震蕩,只要R=2pifL=1/(2pifC)特征阻抗就可以了.要知道L或C,我們上面已經說了,由于雜散參數的影響,查手冊是不準確的,可以用實驗的方法,試著在二極管上面加電容,直到震蕩頻率變為原來的1/2.則原來震蕩的C值為所加電容的1/3,可以算出R值了,把R加到所加C上,震蕩就可以大大衰減(根據原來的震蕩頻率,也可以算出震蕩的L值).這時適當調整C值的大小,直到震蕩基本被抑制,當然如果C值加的很大,會影響效率.此時需要調整變壓器結構.
郭大俠,我試過你的方法,你的能夠降低振蕩頻率是沒有錯,可是對尖峰好象沒有什么效果呀,另外,假如增大了電容,變壓器的結構如何作出調整,可以告訴下我們嗎,謝謝.呵呵,不好意思,再請教你一個問題,你幫我看看用DSDI60-18A,DH20-18A,替換RHRG30-120,哪個要好些,我的模塊輸出是600V5A.小弟急切想知道答案.
0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