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做電源的角度來看,我們在設計的時候,一般規格IC表面溫度要求在115度以下,電解容表面溫度在105度以下,光耦在105度以下,芯性元件在120度以下。
所以,我一直不太理解,為什么有人會把IC的表面溫度做到150度?這樣安全嗎?這是絕對不行的!
因此,我的理解,如果把表面溫度控制在115度以下的話,所謂的溫度高后降輸出電流就沒有什么意義。
我肯定希望,在合理的溫度范圍內,我的光通量不會下降。
以上個人的觀點,供討論。
從我做電源的角度來看,我們在設計的時候,一般規格IC表面溫度要求在115度以下,電解容表面溫度在105度以下,光耦在105度以下,芯性元件在120度以下。
所以,我一直不太理解,為什么有人會把IC的表面溫度做到150度?這樣安全嗎?這是絕對不行的!
因此,我的理解,如果把表面溫度控制在115度以下的話,所謂的溫度高后降輸出電流就沒有什么意義。
我肯定希望,在合理的溫度范圍內,我的光通量不會下降。
以上個人的觀點,供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