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很多情況下,大家由于設備,環境,條件所致,不能及時的判斷自己購買的電源適配器的好壞,現在給出一些方式,希望對相關行業的朋友起到一定的作用和幫助,如有漏寫或是錯誤之處,歡迎大家一起填充和指正,謝謝!
參數判斷:
一: 輸入電壓范圍(即是全電壓,還是單電壓,改變AC source的值)。
二: 輸出電壓值、電流值。(電壓值直接可以測出,是否如標稱)。
三: 輸出電壓誤差范圍。(空載、半載、滿載,5%以內)。
四: 驅動帶載能力(,功率值是否達標,滿載測試如60W 12V 5A,要考慮恒流還是恒壓)。
五: 負載調整率(在空載和滿載的情況下,電壓值的改變幅度3%左右)。
六: 各種保護(短路保護SCP、OVP、OCP、CPP,條件限制,可以做能做的)。
七: 空載功耗(空載下,功耗不宜大,1W以內可以接受)。
八: 效率、紋波、噪聲值測試(條件限制,可不測,但要求廠商做到85%,2%)。
九: 熱機至少半小時測試。(不要一開機就測)。
十: 老化測試階段內,表面溫度的測試(不宜超過85,內部芯片不宜超過110)。
十一:輸出保持時間。(盡量長點,沒有輸入,輸出的時間保持)。
散熱元器件:在開關電源中,比較熱的元器件一般有,整流橋堆(尤其是集成的)、開關管、變壓器、輸出整流管、及相關電容。做好散熱尤為重要。
表面特征判斷:
十二:EMI是否有,是否全。(共模電容、電感,差摸電容,有差摸電感更佳)。
十三:PFC是否有,有的話,單級還是兩級,如果要求不高,沒有太考慮PFC也可以接受。
十四:電路板布局是否合理,是否隔離,PCB線寬是否足夠(按照1平方mm走2A的來)。
十五:PCB的熱設計,在IC開關管變壓器之間以及輸出整流管pcb覆銅否,是否足夠。
十六:是功率管方案,還是集成電路方案(建議集成電路方案,觀測IC的型號)。
十七:輸出濾波電容大小、電感有無。(根據輸出功率,計算選擇合適的輸出電容、電感)。
十八:輸出整流管。(是肖特基還是快恢復,還是采用同步整流,后者最好)。
十久:是否加裝散熱板,散熱板的尺寸是否偷工減料。
二十:變壓器質量,通過老化可以看出一些(如,假如給的電壓不足,吱吱響,原邊匝數少)
二十一:輸入安全,有無保險管、NTC,及防雷過壓保護等器件。
二十二:從外殼上來分辨,表面粗糙,不光滑,手感較差,說明電源外殼用料較差。
二十三:從重量上來分辨,這個比較直接,同種規格的電源,若一個重些,而一個輕些,輕飛內部材料不足,直接影響產品的可靠性。經常少一些安規元器件。
電源性能參數指標宏觀認知:
輸入電壓:按標稱值,全電壓或是單電壓 。 輸出電壓 : 按標稱值(85V-265V)。
最大輸入浪涌電流:越小越好(≥%150) 輸出電流 : 按標稱值(0-6A)。
最大輸出功率: 按標稱值 負載調整率和電壓調整率:越小越好。
啟動延遲時間: 越小越好 輸出過流保護: 自動可以恢復。
工作開關頻率 : 按標稱值 短路保護: 自動可以恢復。
功率因數: 越大越好 好一點的可到95% 溫度系數: 越小越好。
輸出紋波噪聲電壓:越小越好(VP-P≤2%) 效率: 越高越好標(≥85%)。
工作環境溫度: 范圍越大越好 工作環境濕度: 范圍越大越好。
待機輸入功率 : 越小越好(1%)如60W左右的不要超過1W,在百分只一左右可接受。
如有不足之處,歡迎大家填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