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容器爆炸的情況又鉭電容和電解電容;
設計的時候特別注意,所以現在很多設計避免用鉭電容,而電解電容使用也要特別注意。
爆炸的直接原因無非是溫度升高后,導致電容內部的電解液急速汽化膨脹,沖破外殼束縛而爆發。但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可能有以下這些:1、電壓過高,導致電容擊穿,通過電容的電流在瞬間急速增加;2、環境溫度過高,超過電容的允許工作溫度,引起電解液沸騰;3、電容極性接反,造成與1同樣的結果。
能著火?
從沒遇見過。
感覺爆炸的沖擊力都能撲滅火焰了。
余量留足也未必不會爆。
現在假電容太多了。最好還是能自己先測試一遍。
容量,耐壓,內阻,都測過才放心。
原因嘛,我認為有這么幾點
(1)環境溫度高
(2)電壓極不穩定
(3)諧波電流的存在
為了防止這些情況發生,可以在補償電容器組的每相內串接一個空心電抗器來限制電流。使電容電路的合成電抗對于高次諧波而言,變為感性電抗。在高次諧波中,3次諧波因變壓器的△連接而被短路,因此這是針對5次以上諧波的措施。若選擇串聯電抗器的電抗使5次諧波諧振時,則5次諧波被短路,對5次諧波以上的高次諧波,因電容回路變為電感性,所以波形被改善,從而根本上消除了產生諧振的可能。
電解電容如果存在微打火,內部針刺等,需要在使用一段時間后才會反映出來;
在105度的燒箱里帶載測試就能發現很多電容頂部會頂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