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對逆變感興趣,在電源網上也看到很多前輩們發的有關逆變的帖子,只是當看到雙極性驅動時怎么想都想不明白,網上查的資料也都是千篇一律的,說的不是太明白,在這里想請前輩們指點指點。
我先發個H橋的圖
當正弦波正半波時,Q1,Q3按正弦規律導通,負半波時Q2,Q4按正弦規律導通,最終A,B兩點之間的波形如下圖所示,經過 LC 濾波后的輸出波形如下圖的Uo所示為正弦波
說的通俗一點,就是對角線驅動,對角的兩個功率管同時開通和關閉,做SPWM驅動,每隔10mS,就換一組對管,做相同的動作,這樣就可以輸出正弦波.
當然,這只是理想狀態,實際上還是有問題的,因為輸出線路上串有電感,大家都知道,電感電流是不能突變的,每個對角功率管在SPWM關閉的時間里,電感要產生一個反向電流,必須要給它一個回路,所以又有一種新的驅動方法。
這個SPWM時序圖中,就是在對角功率管的每個SPWM關閉的時間里給電感一個回路,相信大家都能看明白。
那么,現在我的問題就來了,下面是雙極性SPWM驅動時序圖
如果只看Q1,Q3的波形,那跟前面說的對角驅動原理是一樣的(Q1,Q3按正弦規律導通),但關鍵是在Q1,Q3每個SPWM關閉的時間里,另外一組對角Q2,Q4就開通了,這樣一來的話,每一個SPWM的周期里(其實就是載波的周期) Q1,Q3導通時電流是從A點到B點,Q1,Q3關閉時(這時Q2,Q4導通)電流是從B點到A點,這樣電流一會正的流,一會到的流,怎么能產生正弦波呢, 就算要改變電流的方向,那也只能每隔10mS才能改變吧.
我就是弄不明白這里.
1. 在一個SPWM周期里(一個載波周期時間里),Q1,Q3導通結束后Q1,Q3立馬關閉,這時Q2,Q4導通,但就算Q2,Q4導通,電感也沒有續流回路啊,那Q2,Q4在Q1,Q3關閉的時間里導通還有什么意義嗎,
而且在Q1,Q3導通時電流是從A點經過,從電感的左前端進入,經過電感本身,再從電感的右端出來,經過負載,經過B點,經過Q3,再到地
當Q1,Q3關閉一瞬間,因為電感電流不能突變,這時電感上就會產生一個反向電壓(自感原理),這時電感就相當于一個電源,假如有電流回路,電流就會從電感的右前端流出,經過負載,經過B點,再經過假設的回路,回到A點,再從電感的左前端進入,回到電感本身。
但此時Q2,Q4導通,電流會從正極經過Q4,經過B點,經過負載,從電感的右前端進入,經過電感本身,從電感的左前端出來,經過A點,經過Q2到地,Q2,Q4導通時的電流方向正好和電感所產生的感應電流方向相反,這樣不僅沒有幫到電感續流,反而壓滯了電感續流。這是為什么
2. 如果假設Q1,Q3按正弦規律導通,所產生的是正弦波的正半波,中間夾雜著Q2,Q4所產生的負電壓,那么這兩個正負電壓之和是不是就可以算做是輸出電壓呢。因為Q1,Q3/Q2,Q4在每個載波周期里都是按正弦規律在變化導通,它們之間有電壓差,那么這個電壓差值也是按正弦波的規律變化,輸出的還是正弦波。但這也不對啊,為什么要電壓差呢,有電壓差,輸出的電壓是會減小,那還不如直接改小 調制比,輸出電壓一樣會減小,為什么要經過開通Q2,Q4來產生負電壓,從而產成電壓差,來達到減小輸出電壓呢
或者是還有別的分析原理,請前輩們指點指點。
我上面的截圖和有些話 都是從電源網上下的資料中截取的,在此申明一下,也在此感謝前輩們的無私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