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激開關電源多路輸出,非反饋繞組的電壓在空載時會升到很高,為了改善這種狀況,考慮優化變壓器的繞制順序,現在有個疑問:影響非反饋繞組調整率的因素主要是由主副繞組之間耦合性還是同為副邊的反饋繞組與非反饋繞組之間的耦合性決定?根據這兩種思路,考慮圖片所示的兩種繞法,哪種種從理論上分析會對非反饋繞組的調整率更好?
目前實驗下來也是第一種會更好一些,如何從理論上分析兩種繞法的差異???
匝數,表面積,磁通等等。
習慣瞎猜。
懶了一下下,木有解釋清楚。
可以淺顯的把這幾個詞連起來組成1段話:
變化的磁場通過相同的線,相同的線與磁場方面成切面,面積差不多,能量也差不多,耦合當然就好了。
所以2組的電壓差越小(5V,5V,7.5V),耦合越好,電壓差越大(5V,15V,24V)耦合越差。
這個案例里面:
反激電源,在放能量的時候,電感里面的磁場能量轉換成電能,磁場變化的時候,離磁芯越近,磁力線越密。
1和2的2種情況 下,1對應的△磁通差別小,2對應的△磁通大,所以這么解釋耦合的差異。
第一種效果好,zhouge也從磁元件工作原理上解釋原因了。
我補充一下,就是在非反饋繞組輸出的加上死負載,電壓會好一些。至于加多大負載,你可以根據你要把電壓穩到什么程度和你對整機效率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