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的dcdc雙向的模型,一個電路模型,一個開關狀態模型。
首先,看下圖stateflow圖有4個狀態。
以下是4種對應的開關狀態Z1~Z4的等效電路
最上面就是stateflow里的圖,它是類似于判斷語句。前面的控制信號和電路模型的一樣。所以會輸出X1 X2兩個信號(分別控制上下IGBT),我在每個信號之間加了個延時,出現的效果就是這樣:用管那個控制部分,就是,X1和X2分別代表的是IGBTs上下開關的導通信號,chart表的意思,Z1狀態的時候,是T1導通就是上IGBTs導通,T2代表的是下IGBTs,D1和D2分別是反向并聯二極管。Z1到Z4分別代表的是每個開關狀態,比如T1導通,D1導通,D2導通,T2,導通,這個導通是根據路徑里面的判斷來的,就是if判斷。比如當pwm輸入的X1高電平,那么就是Z1狀態(T1導通,然后chart表輸出Z就會選通后面的傳遞函數電路)后面這部分傳遞函數設計是這種導通狀態時的等效電路根據KVL和KCL列出來然后找到的關系
所以在stateflow里面就會有D2 和D1導通的情況出現。接下來就是后面的電路
這一部分的意思,就是可以理解為選通或者指針,根據前面stateflow里面輸出的情況,比如Z=1的時候,畫出T1 (上IGBT導通)對應的等效電路,然后累出微分方程,用電容電感表示電壓電電流的變化,然后用基爾霍夫定律還有節點電流定律來判斷各個節點的電流,找到關聯就形成一個回路。
在stateflow里的判斷要根據實際情況,比如這是電流反向或者電壓大于小于0作為判斷條件,才可以知道是那個狀態,就是一句話,每個狀態都是單一的)
以上就是對單相的描述,重點就是stateflow的判斷條件(從一個狀態到下一個狀態的判斷)這個是根據二極管和IGBT管特性結合電路中的KVL KCL公式進行判斷的。這部分也是這個模型的復雜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