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磁芯的選擇
大家好,小弟參照張占松的書,確定磁芯的序號是3-375EI,請問對應具體的產品有哪些可選啊?我看了TDK的,它不提供AP值,不知具體選擇哪個型號,請指教,謝謝
全部回復(10)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我也不會算,按經驗,先從功率上去選一個大概的磁芯.
按書上的公式有很多不實際的,現在舉個例子:
我在一個20W的電源里采用EE13磁芯,采用市場上的普通磁芯與TDK磁芯效果差別很大,TDK可以做到94%,普通的磁芯可以做到91%,但直接換磁芯的話并不能獲得較好的效率,需要修改線圈參數,而且改動量很大.在不是很清楚電路模式及磁芯材特性時候,公式只有一些參考價值.
看了書上的公式那些公式是式中有式,呵呵!說真的很多人看暈了都看不懂.
我們先確定一些基本理論,磁芯發熱與頻率磁感應強度成正比,線圈發熱與圈數及頻率成反比.同樣電流與電感下磁感應強度與圈數成反比.以上幾點就注定了一個好的電源要在磁芯發熱與線圈發熱找個平衡點.
通常電路工作模式(CCM DCM RCM)以及點占比都是設計自定的參數,那么可根據輸入電壓及輸出功率計算出電感L,氣隙我不是算出的,磨出這個電感就行了.除了考慮熱平衡還要磁芯飽和.
按書上的公式有很多不實際的,現在舉個例子:
我在一個20W的電源里采用EE13磁芯,采用市場上的普通磁芯與TDK磁芯效果差別很大,TDK可以做到94%,普通的磁芯可以做到91%,但直接換磁芯的話并不能獲得較好的效率,需要修改線圈參數,而且改動量很大.在不是很清楚電路模式及磁芯材特性時候,公式只有一些參考價值.
看了書上的公式那些公式是式中有式,呵呵!說真的很多人看暈了都看不懂.
我們先確定一些基本理論,磁芯發熱與頻率磁感應強度成正比,線圈發熱與圈數及頻率成反比.同樣電流與電感下磁感應強度與圈數成反比.以上幾點就注定了一個好的電源要在磁芯發熱與線圈發熱找個平衡點.
通常電路工作模式(CCM DCM RCM)以及點占比都是設計自定的參數,那么可根據輸入電壓及輸出功率計算出電感L,氣隙我不是算出的,磨出這個電感就行了.除了考慮熱平衡還要磁芯飽和.
0
回復
@abing
我也不會算,按經驗,先從功率上去選一個大概的磁芯.按書上的公式有很多不實際的,現在舉個例子: 我在一個20W的電源里采用EE13磁芯,采用市場上的普通磁芯與TDK磁芯效果差別很大,TDK可以做到94%,普通的磁芯可以做到91%,但直接換磁芯的話并不能獲得較好的效率,需要修改線圈參數,而且改動量很大.在不是很清楚電路模式及磁芯材特性時候,公式只有一些參考價值.看了書上的公式那些公式是式中有式,呵呵!說真的很多人看暈了都看不懂. 我們先確定一些基本理論,磁芯發熱與頻率磁感應強度成正比,線圈發熱與圈數及頻率成反比.同樣電流與電感下磁感應強度與圈數成反比.以上幾點就注定了一個好的電源要在磁芯發熱與線圈發熱找個平衡點. 通常電路工作模式(CCMDCMRCM)以及點占比都是設計自定的參數,那么可根據輸入電壓及輸出功率計算出電感L,氣隙我不是算出的,磨出這個電感就行了.除了考慮熱平衡還要磁芯飽和.
頂,一般都是經驗來選磁芯
0
回復
@abing
我也不會算,按經驗,先從功率上去選一個大概的磁芯.按書上的公式有很多不實際的,現在舉個例子: 我在一個20W的電源里采用EE13磁芯,采用市場上的普通磁芯與TDK磁芯效果差別很大,TDK可以做到94%,普通的磁芯可以做到91%,但直接換磁芯的話并不能獲得較好的效率,需要修改線圈參數,而且改動量很大.在不是很清楚電路模式及磁芯材特性時候,公式只有一些參考價值.看了書上的公式那些公式是式中有式,呵呵!說真的很多人看暈了都看不懂. 我們先確定一些基本理論,磁芯發熱與頻率磁感應強度成正比,線圈發熱與圈數及頻率成反比.同樣電流與電感下磁感應強度與圈數成反比.以上幾點就注定了一個好的電源要在磁芯發熱與線圈發熱找個平衡點. 通常電路工作模式(CCMDCMRCM)以及點占比都是設計自定的參數,那么可根據輸入電壓及輸出功率計算出電感L,氣隙我不是算出的,磨出這個電感就行了.除了考慮熱平衡還要磁芯飽和.
我沒這方面的經驗啊,所以只有老老實實算,根據需要的工作模式CCM,輸出電壓,電流的參數,算出電感量,然后再按AP法
0
回復
@abing
我也不會算,按經驗,先從功率上去選一個大概的磁芯.按書上的公式有很多不實際的,現在舉個例子: 我在一個20W的電源里采用EE13磁芯,采用市場上的普通磁芯與TDK磁芯效果差別很大,TDK可以做到94%,普通的磁芯可以做到91%,但直接換磁芯的話并不能獲得較好的效率,需要修改線圈參數,而且改動量很大.在不是很清楚電路模式及磁芯材特性時候,公式只有一些參考價值.看了書上的公式那些公式是式中有式,呵呵!說真的很多人看暈了都看不懂. 我們先確定一些基本理論,磁芯發熱與頻率磁感應強度成正比,線圈發熱與圈數及頻率成反比.同樣電流與電感下磁感應強度與圈數成反比.以上幾點就注定了一個好的電源要在磁芯發熱與線圈發熱找個平衡點. 通常電路工作模式(CCMDCMRCM)以及點占比都是設計自定的參數,那么可根據輸入電壓及輸出功率計算出電感L,氣隙我不是算出的,磨出這個電感就行了.除了考慮熱平衡還要磁芯飽和.
輸入電壓12-15V,輸出6V,0-10A,紋波電壓5%,CCM模式,電感量大概取160uh
0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