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開關電源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一般千瓦以內的功率通常采用模擬電源芯片控制,比如消費類電子產品充電機、電源適配器、模塊電源等,常用的拓撲有Buck、Boost、反激、正激、推挽,半橋、全橋、LLC、PFC等。這些電源設計中環路補償設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常用的補償網絡有三種,分別為Type I、Type II、Type III型,針對補償網絡設計一些大廠也給出了設計方法和指導步驟等,下面分享一篇很早的文章,講述了反激電路的PC817和TL431的設計方法,雖然文章比較早,但原理講述的比較清楚,對環路設計具有指導意義。
目錄
1 概述
2 光耦與TL431環路動態補償
3 實驗驗證
4 參考文獻
1 概述
開關電源的控制通常分為兩種,即電流模式和電壓模式,反激屬于電流模式。電源的環路設計運用控制理論原理進行設計,利用小信號模型推導出電源的和補償網絡的傳遞函數,對此環路的動態補償設計進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計算,通過設計合適的相位裕量來保證開關電源的穩定性。文中講述了基于電流控制芯片UC3842的Flyback電源的環路設計,運用TL431和光耦PC817組成的反饋網絡,示意圖如圖1所示。
2 光耦與TL431環路動態補償
在經典控制理論中,系統穩定性用相位裕度和增益裕度兩個參數衡量,通常要求相位裕度小于-10dB,相位裕度大于45°。按照這個條件設計閉環系統,當輸入輸出發生改變時,系統也能保持穩定。常用的幾種補償如圖2所示。
圖2a是單極點模型,適用于電流型控制和工作在DCM,并且濾波電容的ESR零點頻率較低的電源。其作用是將第1個極點與其他極點拉開;圖2b是單零點單極點模型,其極點相當于單極點補償中的極點,而零點則把補償前的第1個極點抵消,這時的帶寬最大,可以達到補償前第2個極點的帶寬,增加了帶寬;圖2c是雙極點單零點模型適用于功率部分只有1個極點的補償,例如所有電流型控制和非連續方式電壓型控制。補償網絡的設計,需要結合主電路的開環傳遞函數,其步驟:
?a)按照主電路推導出傳遞函數,然后作出頻率響應曲線;
b)確定帶寬,即0dB增益的頻率;
c)根據帶寬確定補償器的類型和頻率點,作出閉環頻率響應曲線。
下面是安森美資料中的等效電路分析。
3 實驗驗證
文中給出了輸入85VAC~265VAC,輸出12VDC/60W的Flyback電源環路設計方法,開關頻率為100kHz。?
采用電流控制的傳遞函數為
(1)ESR較大時的補償,對ESR=130mΩ,則Rc=43.3 mΩ,則
上式看出,自身阻容形成的零點比較低,8kHz處的相位滯后比較小,補償設計如圖3所示。
(2)ESR較小時的補償,對ESR=30mΩ,則Rc=10mΩ,則
上式看出,自身阻容形成的零點比較低,8kHz處的相位滯后比較大,8kHz處的相角為-47°,若單極點補償,則帶寬處相位裕度偏小,補償設計如圖4所示。
該文對Flyback電源環路設計進行了介紹,給出了電流型電源的補償設計方法,并進行了實例驗證,方法對工程實踐指導具有重要的意義。詳細內容請閱讀原文。
4 參考文獻
[1] 反激開關電源中基于PC817A與TL431配合的環路動態補償設計
[2] The TL431 in the Control of Switching Power Supplies
聲明:本貼推送內容為個人學習文獻的筆記,僅作為學習交流目的,不得用于其它用途。由于個人水平有限,如有不足,請包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