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閱了一些求助的帖子,發現大師們確實都喜歡回答一些更尖銳更奇怪的問題,而一些基礎類的問題往往卡住了不少新手,我想就從3875控制的移相全橋電源設計為引子,從一些基本問題開始,介紹一下.
先說一些基本問題吧.大師們不要笑,因為一些才開始做的朋友確實不知道.建議大家做這類設計之前多參考些資料,我下面的這些話也就是廢話了.
一、3875的移相角問題,3875電流檢測腳低于2.5V的情況下,如果移相出現問題,請仔細核對斜坡補償和斜坡電壓的參數,另外,驅動波形輸出端要帶柵極電阻和電容.有的朋友以為是芯片保護,進入打嗝工作了,而電流檢測腳又沒有問題,常常查找不到原因.
驅動電路引申問題,要得到更好的驅動波形,建議用圖騰柱加驅動變壓器,驅動變壓器采用磁罐為最佳,至于原因么,漏磁少,我們做脈沖變壓器都是用磁罐做的.對于波形的前后沿有一定的改良.窄脈寬也能良好的輸出.
二、超前臂和滯后臂問題,這個也有人問到,C,D是超前臂,A,B是滯后臂,這也是個小問題.
三、軟啟動和軟開關問題,是滯后臂不易實現ZVS,而且是輕載時不易實現.因此,空載易炸管子首要應該小心注意輕載時滯后臂管子上的波形.而軟啟動是移相角慢慢增大,而不是脈寬慢慢變寬,所以不要看著一只管子的波形說它沒有軟啟動.軟啟動可以設置稍大的電解電容,有條件的話可以采用鉭電容.
以上是一些小問題的掃盲,下面提出一些小的電路優化辦法.
驅動電路優化:以下是驅動變壓器到管子間的電路

這個電路能夠在低電平時,通過PNP三極管迅速將管子GS結電容的電放掉,實現管子的迅速關斷.而想要進一步減小管子開通時候的尖峰,可以將D9,D13換成電阻,讓管子導通變慢,先進入放大狀態,能有效減小電流突變,從而減小電壓尖峰.軟開關上我沒有這么用過,因為軟開關沒什么必要,或者它還有些我沒想到的不良影響,希望大家指正.
變壓器與輔助諧振網絡:
對于高壓變壓器來說,由于變比大,次級匝數多,高頻下集膚效應,分布電容往往很大,因此分布電容往往是影響電源工作的最大禍源,減小它是高壓電源關鍵的部分.可以采用分段繞制,多組輸出,同一組繞組的話,也可以分成多段來繞,然后再串起來使用.分布電容是由集膚效應、壓差、距離、決定的,也就是說,壓差大的繞線,隔得遠了,分布電容就小了.減小它,場管導通初期給分布電容充電的電流尖峰也就小了,而電流突變越小,電源的 整體效果我就不用多說了哦.
為了去掉初次級之間的分布電容,可以用銅皮繞一個0.9匝的屏蔽層,然后接大地使用.
關于變壓器的漏感,我個人認為,雖然這里就是需要利用漏感來諧振,但繞制變壓器時候還是應該讓漏感越小越好,不要刻意去加大漏感,外加諧振電感或飽和電感仍然是必要的.磁芯還是得選擇高頻的磁芯,我目前用的還是鐵氧體.
電壓采樣和反饋:
采樣可以在濾波后(濾波用高壓電容均壓串聯),接入多只電阻分壓采樣,電阻上再并上一些瓷片電容,有一定的加速和濾波作用.對于指標要求比較高的電源,可以在后級用運放補償后再通過光耦反饋回芯片,這樣避免了光耦的不線性和漂移,也減小了一定的干擾.缺點是還需另外單獨的隔離電源給運放供電.基準可以用TL431來做.
電源的保護:
高壓易打火,可以用線圈檢測電流突變來做打火保護,也可以檢測電流上升斜率來做,初級再加一個過流保護直接跳閘,能有效的保護場管.
暫時就先說這些吧,下面說說我的一個問題.
我現在用電流檢測腳做的保護,有一個問題想問一下,之前單獨發過一個帖子.但是沒人回復,唰唰的就掉下去了,3875芯片保護后,再工作起來到底需要多久呢?我現在測試的是2ms恢復,但如果連續幾次關斷信號過來,就關的時間更長了,有時候甚至是幾百毫秒,我這里說的不是軟啟動時間,是脈沖再出來的時間.
我這個電源需要它能夠打火后能連續工作,而且間隔時間太長是不行的,我希望能先弄清楚是不是3875本身的原因,然后再想別的辦法解決它.能幫忙的朋友請多提意見,這里先行謝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