熒光燈還能走多遠
熒光燈還能走多遠
不知會是怎樣的走勢。
現在階段我也知沒問題,LED不成熟,但是國家在推廣LED照明的同時,說明LED在長遠來說比熒光燈更有優勢。
假設,如果LED在火熱的炒作中,技術改進突飛猛進,三五也可以蓋過熒光燈。
為什么考慮這樣的想法,因為現在在做熒光燈,但如果一段時間過去后,熒光燈突然不再吃香了,那么只有轉行,而隔行如隔山,年輕還好,當你一定年紀了,那時絕大多工廠不會要一個一知半解的大齡員工,還不如要個年輕小伙子有沖勁。
如果現在覺得熒光燈將會在以后不斷萎縮,那么再在這個行業發展就意義不大了....
方向不清
LED怎么會不成熟了呢,你沒有用成熟的,老是目光停留在垃圾市場,永遠都不成熟,LED除了貴點,其它的都好,都全面超過日光燈,目前LED已經超過140LM/W,2年光衰小于5%,極其容易實現調光,多種色溫,已進入醫療、常規照明、礦山、生態植物種植、全彩顯示等多個領域了。===以局限的眼光看古鎮的垃圾燈,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目前節能燈技術不成熟。===
全球范圍內農業種植最先進的國家是以色列,該國的沙漠種植灌溉系統直接抵達每一棵植物的根莖,優質蔬果銷往全球許多高消費城市,但是以色列的這種優勢很快就會被LED改變,現在利用特殊光譜的LED照射,可以做到無光(陽光)種植,這種技術如果和沙漠的風電結合,在沙漠進行棚內作物種植,水的蒸發極少,無需先進的灌溉系統,優勢無可比擬。
未來LED可以無需恒流源,直接市電驅動,通過技術革新,成本將低于現在的高檔節能燈,無汞污染,無頻閃,無電磁兼容,無諧波限制等問題,可以應用到任何復雜的場所,通過材料革新,未來LED極有可能是冷LED(極低的熱損耗),因此LED無需散熱,產品無需進行熱學設計。LED應用在軍工系統,可以有效減輕戰斗機的航電負荷,并能做到高可靠行,適應極端電磁環境。
值得注意的是:LED最終的競爭是產生在核心科技領域的,誰掌握核心科技,誰就掌握地球的光明。未來側重恒流源研發的企業,側重熱設計研究的企業,都有可能在一夜之間變成淘汰甚至無用的企業。
前些年液晶顯示器進入消費市場,許多人樂觀的說液晶顯示器不可能短時間取代傳統顯示器,理由是:液晶顯示器貴,色彩還原不如傳統顯示器,(我現在也承認,中抵擋液晶色彩還原是沒有傳統顯示器好)國內有些廠家還在不斷的投資傳統顯像管生產線,就在盲目樂觀的同時,幾乎一夜之間,電腦城里,家電商場里幾乎見不到傳統的顯示器了,國內幾大顯像管生產企業只能靠出口度日,后來出口也沒人要了,紛紛轉行,有的竟然做起節能燈毛管了。
科技進步的速度和對生產力的革新永遠超出人們的想象,即便是被譽為經營之神的松下幸之助曾自豪的為松下做了100年的規劃,死后這些規劃都成了笑柄,松下先生根本就沒有預測到世界上會有手機,會有互聯網,我竟然可以這樣和你們在網上吹牛灌水。
一個成功的企業經營者,一個合格的工程師,必須緊緊跟著科技的步伐,知道業內誰最先進,什么是未來的方向,什么產業是夕陽產業,什么產業是朝陽產業,一個產業的生命周期有幾年。掌握這些,你能協助你的老板或者上司進行決策,其價值遠遠超過做一個參數多么牛的鎮流器。當然,鎮流器該做牛的時候還是要做牛的。
網上信息顯示,曾經在彩電行業聲名鵲起的長虹集團,投資8.5液晶面板生產線,事實上,臺灣企業已經投資11代了,更有傳言說都有公司開始研發12帶了。有人這樣說:人家搞等離子的時候長虹搞背投,人家搞液晶的時候長虹搞等離子,人家搞11代液晶的時候,長虹搞8.5代。這樣的企業
我2年前做一個一款產品,開關壽命大概7-10萬次,送樣給一個公司,我說我這個產品燈管可以開關7萬次,對方一個技術人員馬上對其老板說,絕無可能。我當時告訴他,某大師能做到開關幾百萬次呢。
我1年前做了一個產品,燈諧振頻率140V-300V變化1KHZ,他們說不可能。
我早年做了個直流的,推挽電路做的,無預熱,開關6000次燈無黑頭,他們說我吹牛。
李寧不是天天說嘛,----一切皆有可能,----我以前覺得這句話不中聽,感覺這話說的有點狂妄,后來我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了,我不行不代表別人不行,比如我有朋友用萬用表開發鎮流器,多年沒出事,產品穩定的不得了。我現在離開示波器,不知道怎么做了,盡管如此,前不久還炸了一批鎮流器。我有時候對他說,你這樣搞我怎么競爭的過你,干脆給你打工算了,真是獨門暗器啊。吹多了,板子還沒畫好。
畫板子真是個體力活。
我是一個剛入行的,至少是鎮流器方面的,我的觀點可能回讓前輩們笑掉下巴,但我還是要提出來,有前輩指正才是我最大的收益。呵呵,所以我就瞎白話了:
1.成熟不成熟,至少我沒見過成熟的(可能是我是井底之蛙的事,無幸見到,或者是現在所謂的成熟的產品都是概念產品,當然是概念級的價格和市場,當然我這種"蛙"是看不到的).===產品成熟不成熟我的觀點是已經進入品牌競爭階段,不是單單技術決定市場的階段===
2.至于以色列的農業為什么先進?我的觀點不是技術在先,是錢在先(注意:不是經濟),技術在后.他是錢太多了,包括軍事方面也是這個原因.以色列的農業也不過是為了自給和玩點花活.至于滴灌技術根本談不上什么高科技,而我們的袁大伯才是技術前輩,而他的成功也不外于孟得而的理論基礎.至于無土和大棚等技術都無非類此.難道人營養的來源只能靠太陽和光能嗎?黑暗生物和厭氧生物是以后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也許N年后我們可以不靠氧氣活者,而是靠氮氣,更有可能是氫或者是氦活著,能量的來源不單純依賴化學能,還可能有物理能.呵呵,這只不過是我的一個假說.很多東西只不過是一種假說,不過傳來傳去就成了成熟技術了,當然正確的假說日后一定會被證實的.(我沒有別的意思,我只是表達我的觀點.我想前輩也不會誤解我的意思的.)
3.LED的很多優點是無庸質疑的,何況未來.但為什么要和熒光燈比呢?明明是各有千秋.我認為未來應是應用更加細化,各種產品長期共存的市場.
4.同意您的觀點.不過我看LED的核心不是應用而是制造.
5.至于液晶和CRT的故事,我覺得我還是有一定發言權的,畢竟我親歷了一些.我的觀點(我不是學經濟的,請不要笑):產品的成本無所謂:材料+人工+管理+折舊+研發,現代工業無所謂就是把后4種成本無限壓低,當然是通過量變,安彩的失誤就是只看到量變,沒有看到質變.所謂質變就是研發的重要性了.至于做CRT的改做毛管是出路嗎?就象做自行車不行了改作縫衣針是出路嗎?
6.不過看完您的貼我覺的我的路還長,什么時候才能趕上前輩的水平啊.只有努力再努力了,另外還要前輩多多指點啊.技術就象海里的冰山,只有10%在表面,表面上或許只有一點差距,實際上還有90%差距是看不到的啊.

看到Philips等國外產品和國內的比較,似乎印證國內所需的是低價的,鎮流器做得太好,賣不動。可以看到國內的所用的節能燈有,有幾個是用芯片做的,鎮流器也是,也沒見有幾個用的是APFC,不是做不出,而是賣不出。LED現在,確實很貴,貴到買一個燈可以買一箱節能燈,用多少年和多省電,沒有一定的時間去了解,站在客戶角度現在根本體驗不到,不如買個熒光燈來得便宜實用。所以能接受的,也只有政府工程,因為花的不是自已的錢。
LED很好,高光效長壽命,在現在要達到這個要求,需要花很大的成本,所以要在性價比上與熒光燈形成優勢,需要的不只是性能上的指標,更需要的是成本上的指標??春肔ED,但不是現,而是發展若干年后,技術創新達到大家都不會覺得很貴的,而不是貴一些的。
像河南兄說的,作為一個技術人員,必須緊跟科技的發展,了解行業的實際狀況而前瞻性地決策和開發產品,讓自已走在前面,這就不需要去考慮能走多遠了。
當然,做技術在不同環境會有不的外在條件,如何讓自已得到各方面技術的信息時則需要花費一定的精力了。如何的認知,融匯,創新,很重要。
我相信,熒光燈前景很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