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高手,本人在一家LED照明公司研發部做測試驗證工作,最近發現了一個問題 :LED輸出電流是以平均值還是有效值(均方根值)衡量測試?
事情是這樣的:本人測試了本公司的一款產品,輸入市電230Vac,用鉗流表測試輸出端的電流,顯示為472mA,但是用示波器測試,顯示有效值電流為502mA,平均值為約472mA,即鉗流表的數值與示波器的平均值是一樣的,但是與示波器的有效值卻不一樣,并且,示波器的有效值比鉗流表的數值大約30mA。
按照一般的測試犯規及行業要求,如無特別說明,電壓與電流值均默認為均方根值。LED的驅動電流也應為均方根值,鉗流表的測試值也應該為均方根值。但是,為什么在測試時,示波器的均方根值雨鉗流表的均方根值不同,而平均值卻與鉗流表的均方根值相同。當然,本人可以保證儀器都經過校驗。且本人用兩者測試直流的時候示波器的有效值與鉗流表的數值是一樣的。
另需說明:本公司的LED電源給LED供電時輸出電流是疊加在直流上的正弦波(或者接近)。因為本司使用的是Sharp 集成封裝LED,承受小電流,如以472mA計算,則查閱LED的電流--溫度曲線,溫度是OK的,如以502mA計算,則溫度已超出LED的 Spec,可能將LED燒壞。
本人與研發經理溝通,他說要以鉗流表為準,但是我總覺得那樣似乎是一種掩耳盜鈴式的做法。
以上請各位高手指點,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