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PCB過程中就對EMI進行抑制,能夠很大程度上減輕之后需要進行的有關電磁干擾抑制。事實上EMC是PCB課程當中必修的一棵。想要靈活的應對電路板當中的EMI的問題,就需要充分了解本文中介紹的三種關鍵要素。本文就將對這三種要素進行介紹。
電磁干擾三要素:
騷擾源;
耦合途徑;
敏感設備;
為了實現電磁兼容,必須從上面三個基本要素出發,運用技術和組織兩方面措施。
所謂技術措施,就是從分析電磁騷擾源、耦合途徑和敏感設備著手,采取有效的技術手段,抑制騷擾源、消除或減弱騷擾的耦合、降低敏感設備對騷擾的響應或增加電磁敏感性電平;
為了對人為騷擾進行限制,并驗證所采用的技術措施的有效性,還必須采取組織措施,制定和遵循一套完整的標準和規范,進行合理的頻譜分配,控制與管理頻譜的使用,依據頻率、工作時間、天線方向性等規定工作方式,分析電磁環境并選擇布置地域,進行電磁兼容性管理等。
電磁騷擾源:任何形式的自然或電能裝置所發射的電磁能量,能使共享同一環境的人或其它生物受到傷害,或使其它設備、分系統或系統發生電磁危害,導致性能降低或失效,即稱為電磁騷擾源。
耦合途徑:即傳輸電磁騷擾的通路或媒介。
敏感設備(Victim):是指當受到電磁騷擾源所發射的電磁量的作用時,會受到傷害的人或其它生物,以及會發生電磁危害,導致性能降低或失效的器件、設備、分系統或系統。許多器件、設備、分系統或系統可以既是電磁騷擾源又是敏感設備。
通過以上的介紹可以看到,電磁騷擾源能夠以任何形式散發能夠干擾工作的電磁能量。而耦合途徑則是能夠傳輸電磁騷擾的媒介。敏感設備則是當電磁干擾發生時受到傷害的人、生物、設備等,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很多設備即是敏感設備又是干擾源。EMI抑制是個需要全面考慮的問題,希望大家能夠進行全面的了解。
聲明: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電源網。本網站原創內容,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本網站轉載的內容(文章、圖片、視頻)等資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我們采用了您不宜公開的文章或圖片,未能及時和您確認,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請電郵聯系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處理措施;歡迎投稿,郵箱∶editor@netbroad.com。
微信關注 | ||
![]() |
技術專題 | 更多>> | |
![]() |
技術專題之EMC |
![]() |
技術專題之PC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