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iFixit首席拆解工程師Sam Lionheart憑借其多年多年豐富的拆解經驗以及對于手機結構的熟悉,為我們帶來了關于Galaxy Fold為何會掛掉的部分猜測和總結。
首先,OLED 屏幕本身很脆弱
當我們討論屏幕問題的時候,肯定離不開關于屏幕本身的特性,三星是全球 OLED 屏幕的領導者,無論是供給蘋果 iPhone X 系列的屏幕還是自己的 Galaxy S 系列,都是顯示效果首屈一指的手機,因此三星占據了全球約 89% 的手機 OLED 屏幕份額。
對于 OLED 屏幕的特點我們也很清楚,它具備自發光特性沒有背光源,在某些顯示效果下功耗表現更好,能夠呈現出廣色域的鮮艷色彩,而最重要的一點是它具備柔性,也是唯一可以用作折疊設備的顯示屏的面板。
不過 OLED 也非常脆弱,它很容出現整體損壞,而不是局部損壞。在 OLED 周圍的封裝層中,任何小的縫隙都有可能導致里面的有機材料出現損壞。OLED 對氧氣和水分都非常敏感,所以當我們討論液晶屏幕損壞時多是漏液,而 OLED 屏幕則是出現氧化變黑,并且這種損傷會隨著時間逐漸擴大,最終導致整個面板損壞。
此外,OLED 屏幕的邊緣部分更是對所有拆解人員的挑戰,即便是 iFixit 的首席拆解師也對曲面 OLED 屏感到頭痛,他表示將 OLED 屏幕撕下來時非常容易損壞,同時也難以修復。
OLED 屏幕像一個超薄又微小的無塵車間,任何外物的入侵或者壓力都會打破這種精細微妙的平衡。
異物是 OLED 屏幕終結者
現在我們知道 OLED 脆弱到會對撬、水分、氧氣甚至是任何東西都會有反應,而從評測圖片中我們也能夠看到,折疊設計本身為其脆弱的內在帶來了無盡麻煩。
在 The Verge 的上手中(屏幕還沒有掛掉之前),我們能清楚的看到,屏幕打開時能夠看到鉸鏈(或者你也可以說合頁)頂部和底部的間隙。通過側面的特寫鏡頭能夠看到口袋里的碎屑已經積累在了鉸鏈部位。
「這些部位是我在現代手機上看到過的最大縫隙,」Lionheart 說「除非那里有一種什么神奇的薄膜,不然灰塵絕對會進入里面。」理所當然,三星也沒有聲明這款折疊手機具備任何的 IP 等級防護。
后來的事情你們也知道了,比如 The Verge 編輯 Dieter Bohn 手上那臺 Galaxy Fold 出現了損壞,但整個過程卻讓他感到非常困惑,特別是他已經發現在屏幕下方有一個類似「碰撞」產生的鼓包痕跡之后,它選擇了關閉手機放到一邊,在第二天早上再次檢查時,屏幕出現了兩道明顯的損傷。
「對我而言這個位置很奇怪,」Dieter Bohn 表示。「我很難相信我不會注意到一塊異物從底部向上進入屏幕。」但對于更多數人來說,這證明異物是可能從鉸鏈進入屏幕的。瑞士評測人 Lorenz Keller 也支持這一點,它在 Twitter 發文表示他的 Galaxy Fold 也出現了一個凸起,但和 Dieter Bohn 不同的是,這個凸起最終消失了,這或許是異物最終從鉸鏈的部位掉了出來。
觀察更多照片中可以清楚看到,當 Galaxy Fold 的屏幕折疊時,面板中間存在著柔性空間,因為 Galaxy Fold 的內折設計,它的彎曲半徑非常小,這會導致薄薄的 OLED 面板很緊湊的向內彎曲,如果屏幕下方有異物存在,很可能會壓到異物之上導致面板破損。而內部的鉸鏈的三個加固點則可能會讓異物聚集,并在開合過程中帶到脆弱的 OLED 層,最終導致屏幕損壞。
三星在前幾天發布的報告中也暗示了鉸鏈頂部和底部暴露區域帶來的影響,并且有一個「設備內部發現異物的」實例,這點并不讓人驚訝。
有著易碎 OLED 層,屏幕和鉸鏈之間容差很小,以至于很容易進入異物和水分,為什么還要制造這樣一個設備,并且用機器而不是真人進行耐用測試。這個問題可能沒有人能解答。
對了,在損壞的 Galaxy Fold 中,還有三例是揭掉了屏幕上的保護性聚合物層所致,包括 MKBDH 和 Bloomberg 的評測機都是因此而迅速損壞。三星表示該保護膜并不能手動揭掉,也不適用于其他貼膜,這也再一次印證了 OLED 的脆弱,揭掉保護層用手在上面施加不均勻的壓力可能導致屏幕掛掉。
機器測試與真人折疊差異太大
在 Galaxy Fold 臨近上市的時候,三星官方曾經放出過一個耐用性測試視頻,里面整齊劃一的機器在測試每一臺 Galaxy Fold 的折疊壽命,畫面看起來漂亮,手機看起來也堅固耐用,官方甚至給出了二十萬次的壽命數據。
然而現實告訴了我們,不要把無塵車間里的機器和現實中相比。那么機器折疊和人類折疊的區別在哪里?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是機器會在固定的位置施加一個均勻的壓力折疊,而不同人開合 Galaxy Fold 的位置并不相同,甚至每次都可能不太一樣,我們可以看到 Youtube 頻道 UnboxTherapy 的 Lewis 做了一個折疊 1000 次 Galaxy Fold 的視頻,有時候他是從中部打開,而有時候施力點則是在底部。
第二點是,如果有異物進入到屏幕的下方,那么任何按壓屏幕的行為都可能導致屏幕迅速或者加劇損壞。三星的機器是在干凈的無塵車間里進行測試,而人類會在無數種不同的場景下使用:可能是餐桌上、戶外、地鐵里,或者可能任何其它地方。
可能存在的潛在問題
盡管我們能看到在 Galaxy Fold 的中間有一道折痕,但本質上這仍是一整塊屏幕,而不是兩個屏幕拼接起來,這意味著并沒有一條確切的中分線,而折疊的壓力也不會沿著一條均勻的線施加,這種不均勻的壓力有可能導致屏幕出現不同的褶皺,意思是說這條折痕的位置和形狀并不是固定的,可能會出現微小的偏移和變形。
另外,Dieter Bohn 和 Lionheart 都表示 Galaxy Fold 的顯示層有某種可流動性,來防止屏幕在打開和閉合的時候壓到顯示部分的邊緣。可能像地毯一樣可以被推動,當然施加這個力的一定會是你的手指。
至于 Galaxy Fold 本身,三星目前除了全球召回評測機之外還沒有明確的調查結果可以公布,國內外的發售日期目前也是處于無限期延遲之中,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根據美國運營商AT&T給顧客的說法,Galaxy Fold的新發售日期會是在6月13日。
留給Galaxy Fold的時間不多了。
(原文發表于IFIXIT,參考鏈接:Here’s Why We Think Galaxy Folds Are Failing;ifanr 編譯)
聲明: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電源網。本網站原創內容,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本網站轉載的內容(文章、圖片、視頻)等資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我們采用了您不宜公開的文章或圖片,未能及時和您確認,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請電郵聯系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處理措施;歡迎投稿,郵箱∶editor@netbroad.com。
微信關注 | ||
![]() |
技術專題 | 更多>> | |
![]() |
技術專題之EMC |
![]() |
技術專題之PC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