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簡介-----
主要內容包括:
一款自帶LDO的電荷泵
----- 正文 -----
看到了一款內部自帶兩個LDO的電荷泵LM27762,有點意思,內部結構如下圖所示,輸入正電壓輸出正、負電壓。為大家介紹一下內部結構和設計目的。
1. 負壓輸出電荷泵基礎原理
a.充電階段,開關SI和S3閉合,為飛跨電容C1充電,充滿后電容C1上邊電壓為VIN,下面電壓為0V。
b.能量轉移階段,開關S2和S4閉合,C1反向連接在GND和CPOUT之間,將電荷"泵入"輸出電容,暫不考慮對外輸出,由于此時輸出電容Ccopout的上側為GND,因此Ccoput的下側電壓為-VIN。Ccpout起到對開關紋波初步濾波的作用。
2. 電荷泵的工作頻率
為何電荷泵要選擇Mhz以上的工作頻率呢,這個其實和電路面積有關,首先分析飛跨電容充放電,可以看出,飛跨電容是來回充電和放電來回交替的,放電階段輸出電壓會降低,如果輸出電流恒定,那么就意味著放電時間越長,輸出電壓就降低的越多,也就意味著輸出紋波會較大。
想要減小紋波應該怎么辦呢,一是增大飛跨電容的容值,我們假設開關的占空比是50% ,也就意味著每個開關周期有一半時間在充電,如果飛跨電容足夠大,在這段時間中充的能量就更多,那么在放電階段就能維持更高的輸出電壓,也就是輸出紋波會減小了。 另外一個方法是提高開關頻率,這個原理很簡單,既然放電時間越長輸出電壓越低,那么提高開關頻率就意味著能減少放電時間,這個輸出電壓降低的就少,紋波就更小。
3. 電荷泵的缺陷
雖然電荷泵使用方便,但其開關操作會引入明顯的輸出電壓紋波,紋波頻率就是電荷泵開關的工作頻率fsw。
4. 串聯LDO的凈化作用
LDO對輸入電壓紋波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參考以前的文章--LDO與DC-DC串聯到底能抑制多少紋波?因此將LDO串聯在電荷泵后可以減少電荷泵開關引起的輸出紋波。
5. 該架構的實際效果
LDO雖然能抑制紋波,但是抑制效果與輸入紋波頻率有關,LM27762的內部LDO在10kHz下的PSRR為-50dB,但是在100kHz下的PSRR僅為-40dB,更高頻率下的PSRR并沒有數據,按照一般規律,隨著頻率升高,PSRR會降低,在Mhz以上的PSRR基本可以忽略不計,那么這個LM27762的工作頻率是2Mhz,串聯LDO還有意義嗎?
LM27762實際是采用了2級濾波架構:
- 電荷泵級濾波:4.7μF低ESR陶瓷電容(CPOUT)構成一階RC濾波,對2MHz噪聲提供約-20dB衰減(ESR=5mΩ時)
- LDO級濾波:內部PNR + 外部2.2μF電容形成二階濾波,對100kHz以下噪聲額外增加30dB抑制
雖然對2MHz基波抑制有限,但LDO能有效改善:
- 100kHz以下的電源紋波(對音頻關鍵頻段特別重要)
- 電荷泵的次諧波噪聲(如100kHz PWM調制分量)
- 負載瞬態引起的低頻波動
實際的輸出紋波:
5. PFM模式
在很多場景下,對功耗要求較高,因此很多電源芯片在輕載或者無負載時會降低工作頻率,為何降低工作頻率能減小損耗?參考文章:低負載高效率的BUCK是如何實現的?
LM27762設置了在空載時工作頻率降低到2kHz,隨著負載的增大逐步提高工作頻率,直到增大到最高的2Mkz。其實結合前文,在進入PFM模式后低頻工作時,恰好在LDO的紋波抑制效果比較好的頻率區間,這可能也是增加LDO的目的。
6. 應用注意事項
a.飛跨電容的容值與封裝選擇 ,根據前文分析,飛跨電容與輸出負載大小以及工作頻率有關,選的太小可能會造成輸出紋波過大,因此建議在面積允許的情況下選擇較大的容值。另外材質一般選擇陶瓷電容,陶瓷電容等效容值與實際加在電容兩端的電壓有關
b.熱設計,由于這個芯片內包含兩個LDO,且自身封裝較小,因此熱設計需要慎重考慮,參考文章:IC與器件的熱設計